第(2/3)页 “龌龊!” 秦为大声辩驳,掩饰住心虚,说道:“照你的说法,以前国子监的教授们岂不是都有班底?在哪呢?” 赵允让摇头道:“可你这个不同,这些日子以来你教授的这些学问,连某都痴迷于其中,觉得深不可测,深不可测啊!” 秦为已经在畅想着未来的日子了。 范仲淹改革靠的是什么? 班底! 可他的班底却不牢靠,而且人太少了……这才导致了最后功败垂成。 可若是我重振国子监和太学呢? 假以时日后,这些学子入了朝堂,他们学了我的知识,认同了我的观念,那将会是怎样一个场景? 甚至都不用刻意引导,他们就能将大宋身上的这些弊端看清楚,从而自发的开始改革。 大宋做官可是容易多了,几年就是一次升迁! 只要他们能通过科举,到时候只要稍微运作一下,这批人升官上来。 他们或许不能接触到权利的中枢,却是底层最有执行力的一批人。 哪怕你是宰辅,发下来的政令也是要靠这些人来执行的。 到了那个时候……我靠! 谁能挡我! 一出手就是千百来号人上阵,上面的政令到了地方,谁还管你初衷是什么,我的规矩就是规矩! 什么清流党、守和党,都滚蛋吧! 想到就要做到,秦为一溜烟进了宫。 “什么?你要重振国子监和太学?” 赵祯觉得秦为就是一时的热情,不过国子监和太学没落了也不是好事。 现如今大宋的最高学府,俨然成了那些权贵官宦家的镀金通道。 那些没什么本事的官宦子弟,混个国子监的名额,就能直接参加科举省试。 这让那些从地方上,真正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子,怎么活? 他们没有国子监学子的身份,就只能从最低级的乡试开始,再到洲考、然后才能到省试,再到殿试…… 不过那些真正有才学的官宦子弟是不屑于走这种捷径,毕竟脚踏实地根基才稳。 赵祯也想改变这一现状。 给大宋朝堂输送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。 当然,大宋不缺文人,所以这对赵祯来说可有可无。 他摆摆手道:“你若是能说动甄良,那就随你。” 国子监和太学本就管理松散,想要彻底整改绝非易事。 所以赵祯觉得秦为只是找到了一个好玩的事儿,新鲜几天罢了。 给他去,好歹他有钱,多少能为国子监和太学做些好事。 可消息不断传来,赵祯也有些坐不住了。 “陛下,秦为又要砸钱了!” 许茂则带着最新消息小跑进来,喘着气道:“他以国子监的名义发了檄文,说是聘请天下有才之士来国子监任教,而且要是大儒之士,就是那种曾经教授过许多进士学子的真正的大儒!” 这…… 赵祯有些蒙圈,他喃喃道:“那些人可都是风骨之人,他们去能屈尊来国子监这种官家子弟镀金的地方?” “他们是不想来……” 许茂则苦笑一声,摇头道:“可加不住秦为舍得砸钱啊!一个大儒一年薪俸两千贯!……陛下,两千啊!就是当朝宰辅也不过如此了吧?” “竟如此豪……” 赵祯想说他怎们能如此豪横? 又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他老爹在世时曾写过的一首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