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亏我们这些老家伙之前还多方打探,想要知道到底是哪家文脉的饱学之士成就大儒了呢, 想不到原来竟是我西南士子, 可惜未能早早将这样的英才收入院中,授以儒家经典,不然如今我岳麓书院则又添一大儒矣。” 岳麓书院后山的静雅幽林之中,两老者相对而坐, 其中一个白发老者一脸惋惜地连连摇头。 “山长此言差矣,” 然而对面的一个年级稍轻的小老头却摇了摇头, “以我这位小老弟的脾性,哪怕咱们就算真将他收入书院,只怕他也不会走我们儒家的治学之道, 这从他的文风其实就能看得出来。” 这两人都非常人, 那个白发老者正是岳麓书院的现任山长顾苍然。 而跟他对话的那个年纪轻一些的小老头, 则正是不久之前还在襄川府的董知节董大儒。 原来之前李长青回来之后把这次北行的经历简单跟他介绍了一下, 董大儒就有些坐不住了。 在叮嘱李玄之余,也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了自家书院。 然后整个岳麓书院都被震动了。 岳麓书院的山长顾苍然为了解详细情况, 更是亲自写信第一时间把董知节给叫了回来。 不然这时候的董知节恐怕还在襄川府跟李玄谈文论道呢。 对于山长的惋惜,董知节自然明白。 以李长青的才华,迈过天人大关步入文道中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 如果在此之前能够稍加引导, 授以儒家正法, 对方可能就不会像现在一样走单纯的文华之道成就文豪, 而是凝聚浩然正气走上大儒之道了。 虽说文豪之道和大儒之道并没有高下之分, 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有内外之别。 多一位文豪对他们而言,最多也就是多了一位文友。 但要是多了一位大儒, 却意味着会多出一位共同探索儒家大道的同道。 不但可以壮大他们书院, 还能够相互印证启发,让各自的大道走的更远。 尤其李玄还这么年轻,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前途无量, 真要能拉进他们岳麓书院, 未必就不能让书院再走出一位圣贤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