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石君山。 位于湘阴之郊,与岳阳接壤。 不过,民国元年,湘阴还隶属长宝道长沙府,到了民国三年时,复又改为湘江道。 加上这些年兵荒马乱。 一直没有个明确的地界区分。 对老百姓而言,北至白泥湖都属于湘阴境内。 而石君山,便在大湖之畔,江水之沿。 此刻,夜色渐深,与常胜楼内灯火通明,觥筹交错的热闹不同,江上一艘木船正缓缓靠近石君山边。 船舷边只挂着一盏昏沉沉的风灯。 光火摇曳。 映照出十多道人影。 一个个风尘仆仆,脸色间难掩疲倦。 只有最前方一人,身形高大,穿着一身短打,浓密的眉下一双眼神仍旧锐利如鹰隼。 “李掌柜,那就是石君山了。” “再往前就得进岳阳地界。” 忽然,有人轻声开口道。 正盯着夜色笼罩下石君山主峰,怔怔出神的李树国,并未回头,只是瓮声的嗯了一声。 从陈家庄出发寻火。 转眼间,已经过去了两天。 看似不长,但对他而言,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。 两天功夫里,他带着二十来号陈家伙计,几乎走遍了整个湘阴大大小小的山脉。 只可惜一无所获。 他是铁打的身子骨,勉强还能撑得住,但那些伙计却累的够呛。 一路翻山越岭,几乎没有闭过眼。 李树国何尝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。 过了石君山,要是还找不到,那就得考虑是不是回去复命,或者选择前往蜂窝山炼器了。 哗啦—— 正琢磨间。 身下的大船终于靠岸。 李树国再不多想,一挥手,“弟兄们,下船,争取早点忙完。” 闻言,一帮伙计纵然再累,也只能强行打起精神。 各自拿起火把和刀兵,从船上纷纷跳下。 来之前,鱼叔可是再三叮嘱。 寻找地火之事,是掌柜的亲自吩咐。 这事要是做漂亮了,以掌柜的胸襟气魄,从来不吝于赏赐。 但要是没做成还拖后腿。 到时候万一被赶出去,都不知道上哪哭去。 庄丁这个身份,好歹吃喝不愁,如今这世道,再想找个这样的活,难如登天。 等众人一一下了船。 李树国这才提着一旁的竹篓,跟着落在了石滩上。 迎着江上吹来的夜风。 他深吸了口气,压下困倦,大步往山里走去。 一行人则是紧随其后,举着风灯,穿行在密林之间,犹如一头走水的火蛟。 无论如何。 是成是败,今夜之后总有个结果了。 等过了半山腰。 李树国放下背篓,从中翻出一只炉子样的器物。 东西不大。 也就巴掌大小。 三足而立,看上去形如一头振翅欲飞的怪鸟。 金乌,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鸟,也是民间象征火的存在。 而器物以金铜熔炼而成。 又隐隐和五行中火生金相合。 因此种种,这玩意就被称之为金乌炉,是以前风水堪舆的地师用来寻找地火所用。 他手里这只炉子,还是家里祖传。 当年他一家人南下时,老爹便是借着它,才在玉华山发现了一座天然火坑,随后毅然落脚,前后二十年,蜂窝山再度名动江湖。 这次为了替陈玉楼寻找地火。 李树国特地将它也带了出来。 见他拿出炉子。 身后一帮伙计并无太多惊奇,这一路他们已经见怪不怪。 说的倒是玄乎。 但那炉子就没亮过,也不知道好不好使。 就在众人四下望过时。 一道轻微的嗡鸣声忽然响起。 然后,他们就看到李树国捧在手心里的那只铜炉内,凭空燃起了一蓬火焰。 山风呼啸而过。 却无法将它吹灭。 反而有越烧越旺的趋势。 “这……” “什么情况,怎么突然烧起来了?” “是不是就是李掌柜说的地火?” “不知道啊。” 一帮人全都被炉子里的火光吸引,脸色间满是惊奇。 虽然之前,李树国也说过一次炉子是用于勘测地火所用,但谁也没有亲眼见到过。 如今,这一蓬突如其来的火,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 但和茫然疑惑的伙计不同。 此刻火光映照下,李树国那张紧绷着的脸,却是一下变得惊喜万分起来。 眼神灼灼,嘴唇都在微微颤动。 “有了。” “啥?” “啥有了?” 听着他喃喃自语,边上那些伙计再不敢争论,一个个屏气凝神,呼吸声都不敢太大,生怕会惊扰到他。 “地火有了!” 李树国吐了口气。 抬起头,咧嘴笑道。 找了足足两天,几乎不眠不休,金乌炉终于有了反应。 第(1/3)页